威武霸气后溪村人,集美传统“江湖”大揭秘!《鹿鼎记》中陈近南原型源于此地……
后溪镇后溪村
自然景观优美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人文底蕴深厚悠长……
这里自古以来重文兴教
培育出崇文尚武的优秀后溪村人
他们代代传承着
后溪村文明中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溪霞城阵头
城内五祖鹤阳拳
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
▲后溪霞城阵头
▲城内五祖鹤阳拳
▲后溪霞城城隍庙庙会习俗/陈丽真
后溪村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浦边、柴场、下店、城内、埭建、街路6个自然村,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
后溪村每年最热闹的莫过于霞城城隍庙的祈安活动,后溪阵头队的队员们身穿神将外套,抬脚踏步,边走边舞,进行传统习俗表演。每周,后溪阵头队练,有的甚至是父子、兄弟、全家齐上阵。村里年轻人会自发地训练。
后溪村的文化工作者曾经的阵头队员 黄宇星
后溪阵头队伍初步形成于2012年,当时阵头表演已经中断了几十年,很多年轻人都不熟悉,有的甚至都没听过。村民们抱着重拾传统文化的想法,从台湾请来了指导老师,从定制神将装备到表演,都重新开始。
图/集美后溪村阵头队
霞城义工队分为阵头队和义工女队,男的撵神轿、舞神将,女的当义工、打军鼓,总共有100多人。他们中有企业老总,也有电工、厨师。在城隍文化的影响下,这些人不仅被带动起来,其他社人员也积极地参与进来。
在文化觉醒的意识下,村民们用行动诠释着文化,传承着文化。阵头队经常到泉州、漳州以及台湾等地演出,甚至一度走出国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交流,还多次获得奖项,展示了后溪村村民的精神风貌。
后溪村的城内自然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内又称霞城,是清康熙元年(1662年)督造的古城池。城内靠山临海,常受倭寇和贼匪的侵袭。因而练武强身、保卫家园成了当地村民的一种习俗。
城内古城墙遗址
城内社最早出现五祖鹤阳拳是在清末民初年间,当时,蔡玉鸣的关门弟子沈扬德在新垵设立了“鹤阳武馆”,城内人前去学拳。而五祖鹤阳拳真正在城内兴起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
习武43年的城内村老拳师黄天克
城内宋江连环八卦阵第六代传人郑定超带领小队员练习
城内五祖鹤阳拳传习中心 黄军旺
如今每到周末都会有几十人在练习五祖鹤阳拳。五祖鹤阳拳的武器,除了常见的刀、枪、剑、戟、斧、钺、钩等,扫把、拐杖、锄头等也可作为武器。
宋江阵
后溪村村委会副主任黄建标说,小时候村里老老少少都练宋江阵,后来曾一度没落。如今这些传统再度复兴,村民们很是自豪。
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是集美霞城城隍庙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因为“地方父母官”城隍爷会在这一天绕境巡安。届时,霞城城隍庙金鼓齐鸣、人声鼎沸,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在城隍绕境巡安过程中交往日益深厚。
城隍爷祈安日后溪盛大的祭拜场面图/台赛摄影师 林世泽
来自福建省内各地和台湾地区、新加坡的数十家宫庙的数千信众,在这座具有352年历史的城隍庙前齐聚一堂,静待城隍爷出巡。
台北霞海城隍庙的第六代管理人 陈文文
台湾霞海城隍是1821年从福建厦门集美后溪霞城远渡重洋来到台湾而得其名,尔后在此地落地生根,成为台北城的守护神。”
图/王火炎
台北霞海城隍庙是从霞城城隍庙分灵出城时走的是临海门,“霞海”是从霞城和临海门中各取一字而得名,集美霞城城隍庙内的“临海门”古石匾是彼此“认亲”的关键所在。
台北霞海城隍庙
两岸同胞因霞城城隍庙而结缘,城隍庙成了两岸亲情互通与民间信仰文化交融的所在,通过城隍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岸互动往来,使两岸同胞感情更觉亲近。
两岸信众后溪城霞城隍庙同“祈安”
近日,后溪村下店社村民们以及漳州角美的陈氏宗亲都在商议重修陈永华的墓地。据说陈永华就是金庸小说《鹿鼎记》里陈近南的原型。
《鹿鼎记》中陈近南影视形象
村民王坚峰说,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讲,在后溪村下店社后山有个叫“六归”的地方,1951年的时候曾经开挖到一座古墓,这个墓地就是陈永华的墓地。王坚峰从此开始关注陈永华的事迹。
陈永华
王坚峰通过走访相关老人与文史专家获悉,陈永华说服郑经在台湾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推行举荐人才的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陈永华在闽南与台湾辅佐郑成功一家三代人,总理军政,时间长达20年,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尊为“开台首臣”。
位于后溪的陈近南原型陈永华墓/林志杰
王坚峰说,如今,村里很多人对保护陈永华墓地有了一致的认识。而且,无论是角美还是后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陈永华的墓地,已经多次到墓地勘察,计划修复。
岁月悠悠,往事如流
这里是后溪村
这里记载着许多动人的故事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等你来品读……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厦门晚报集美站记者:陈满意
集美报记者:林志杰 刘平
编辑:寇亚南 黄碧娟|编审:刘意婷 王德胜
天下集美原创,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xmtxjm@163.com